福特没能盘活沃尔沃,为什么吉利做到了?答案有4点 | 嘉宾案例

嘉宾校友 · 2021-12-03

▲点击图片报名嘉宾派



嘉宾商学作为国际化案例教学领导者,长期追踪观察全球创新商业实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如何顺利开展全球化布局是嘉宾商学关注的重要课题。


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造车企业,吉利从诞生之初就剑指全球化,以2010年入股沃尔沃为开端,陆续进行了一系列国际化并购,并以自身管理智慧实现了组织间的协同发展,使得企业规模迅速发展壮大。


10月30日上午,嘉宾派访学杭州站走进吉利。吉利控股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向嘉宾派学员们介绍了吉利的全球化之路和战略布局,并诚挚传授了在这个过程中的心得和经验,令学员们深受启发。


杨学良指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止是要把产品做到极致、做成标杆,更重要的是在企业文化和组织治理上树立标杆。


以下enjoy~



要有战略自信与勇气


“让世界充满吉利。”这句愿景随着吉利的诞生而诞生。


有着“汽车疯子”绰号之称的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在1997年进入行业之后就清晰地认识到:未来汽车行业一定是一个充分全球化的行业,吉利必须全球整合资源以谋求发展。在中国汽车业刚刚起步,国资主导、中外合资企业占据市场的大背景下,一家初出茅庐的民营造车企业为什么敢提出“全球化”这样宏大的目标?


吉利创始人李书福


要知道彼时,民营企业造汽车还是一件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事情,在没资源、没钱、没人才、没技术更没有产业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李书福毅然杀入了汽车行业,皆源自于这位创始人的战略自信和勇气。


但这种自信和勇气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对市场规律的精准把握。


从需求看,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存在倒挂,不符合市场规律,那时合资进口车的价格很高,一辆桑塔纳要卖到20多万,而中国工薪阶层平均月工资才1000元左右,这意味着买一辆桑塔纳要花十几年的积蓄,而在英美,一位普通蓝领工人可能用一年半的积蓄就可以买到一辆汽车,只要吉利能打破这一局面,就能够赢得市场。


从成本看,彼时,一位美国汽车工人的薪酬位一小时60至70 美金,相当于人民币400元左右,一月工作20天就可以收入4万多元,而中国汽车工人月工资不到1000元,在全球竞争中,中国车企具有很大的人力资本优势。


从市场看,当时中国汽车市场每年才几十万辆,汽车进家庭才刚刚起步。


正是基于这些判断,李书福才敢“蚂蚁战大象”,勇闯汽车行业,并提出了全球化的发展目标。对此,杨学良总结到,吉利一路走来多次升级迭代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一是对市场规律的把握,市场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二则在于在发展之初就确立了企业最主要的战略方向——全球化,围绕此逐渐在品牌、技术、团队上做积累和沉淀。他鼓励说到,中国企业要有自信,敢于树立远大的战略目标。


在嘉宾派课堂上,杨学良还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并购沃尔沃之初,外界并不看好此举,吉利面临很大的压力,李书福则对此非常笃定。杨学良加入吉利之时,恰逢吉利刚刚宣布收购沃尔沃,据他回忆,当时吉利营收在300亿人民币,十年时间斗转星移,吉利已经达到了傲人的3256亿营收。对此,杨学良颇为感慨地说:“没有创始人和创始团队的战略自信和勇气,就没有吉利今天的全球化。”


要有开放和共享的精神


吉利内部倡导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吉利的人力资源理念是尊重人、幸福人、成就人。吉利把这种开放和共享的理念充分融合到全球化战略中。


伴随着“让世界充满吉利”这一愿景诞生的还有“战略协同、推动变革、共创价值”的使命,这三个词是吉利全球化战略中最核心的部分。吉利为什么开展一些列国际化并购?并购之后怎样去整合?整合之后又怎样实现资源协同?皆可以在这12个字中找到答案。


吉利控股高级副总裁杨学良


对此,杨学良以吉利的几次国际化实践来做出进一步回答:


①沃尔沃模式:


欧洲对IP的管理十分严格,对研发成果的保护意识非常强。吉利认为,“没有人的进步,技术就不会进步。”在收购沃尔沃时,关于沃尔沃IP的所有权的问题是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李书福提出了“厨师理论”,即在IP共享的前提下进行联合开发,通俗一点说,“你是大厨师,我是学徒,我跟你学,怎么保证你全教给我呢?我做的饭你要吃。”以此推动IP的进化,同时共享价值。这一理论获得了沃尔沃新任CEO的认可,促使吉利和沃尔沃达成了深度协同。


②领克模式:


在国际合作上,吉利提出了一种开放式合作战略,名为“超市战略”,先开放合作,再根据创造的价值去分享,这直接促进了吉利和沃尔沃的再度联手。吉利整合沃尔沃资源,推出全球新高端品牌——领克汽车。从品牌基因、商业模式、核心技术到产品性能、用户服务等突破汽车传统发展模式,实现体系化创新。今年,领克迎来了品牌五周年的重要时刻,领克首款中大型旗舰SUV 09上市,产品序列进一步丰富,截至2021年底,领克赢得了超60万车主的支持,并出口欧洲、亚太。领克模式缔造了中国品牌高端化样本,“领克现象”(领克温度、高度、速度、理念)为中国汽车进入全球价值链中探索出了一条战略路径。


③宝腾模式:


在全球化中,封闭的战略也许会在短期促进一个品牌的成长,并不适合整个产业的发展,这在宝腾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马来西亚曾采取非常封闭和保护的措施来促进本土品牌的发展,导致没有人能把车卖到马来西亚,宝腾市占率最高时超过70%。日本车企绕道泰国建厂,严重冲击了马来西亚的汽车产业,宝腾严重亏损。在这样的情况下,宝腾不得不做出改变,并从全球汽车公司中选择了吉利作为合作伙伴。


宝腾对于中国车企全球化而言意义非凡,是典型的反向输出案例。以前都是中国企业出钱出力,外资企业出品牌出技术,但宝腾模式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吉利成为技术和管理的输出方。


如今,宝腾在马来西亚的市占率保持领先,在2020年全球疫情的情况下逆势上扬,成为马来西亚唯一实现销量增长的汽车公司;2021年1-9月市占率约23%,市占率再创佳绩。而吉利也利用和宝腾的合作,把吉利右座车型成功输出到东南亚市场。


“在行业转型带来巨大风险的情况下,最好的路径就是共同投资、共享研发成果。”杨学良对嘉宾派学员说到。当然,合作的基础一定是因循产业发展的规律、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资源配置的规律。



要有管理自信


企业的全球化最终体现在治理水平上。和中国大部分知名企业一样,吉利在最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是一家家族企业,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一定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治理结构,所以在2002年左右,吉利启动了职业经理人制度。而随着入股沃尔沃,吉利的管理理念和治理结构又发生了一次本质性的升级。


福特对沃尔沃的治理结构是完全接管,把沃尔沃就变成了自己的一个部门,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品牌公司,结果导致沃尔沃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授权,丧失了活力。吉利改变了这样的治理结构,并没有派中国的管理层到沃尔沃,而是下设董事会,由董事会给沃尔沃管理层充分授权,发挥沃尔沃原有的管理成员的积极性,这一治理结构沿用至今,效果非常好。这对于有志于要走向全球化经营的公司而言不失为一种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面向全球选择董事,他们的背景都非常强,各自专业领域能力都非常强。就在九月初,吉利控股集团母公司的董事会又补充了几位董事会成员,新补充的外部独立董事有着不同的背景,并在审计、薪酬、ESG方面有各自的专业优势。同时,各子业务集团的CEO不再担任控股集团的董事,即“不再同时做裁判和运动员”。


人才结构的变化与企业的战略一脉相承。杨学良指出,汽车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谈论发动机、变速箱、加速转向加制动,而是更多地探讨底层逻辑、产业链布局等,吉利要朝着一个科技化、软件化的创新公司去发展,并且要协同全球资源、寻求全球化发展,顶层的治理架构是尤为重要的。而这一治理架构必须要基于尊重、平等授权、互信协作的理念去设计。


收获,在嘉宾派课堂上

“中外企业虽然有文化上的差异,但我们认为,为了共同的商业理想,这种差异是可以磨平的。既要做生意又要交朋友,这是李书福董事长的一个基本理念。”杨学良继而强调说,“中国企业要有自信,我们要真正相信,在全球化市场,一半伟大的企业、伟大的品牌和伟大的企业家将来自于中国,中国也将会诞生伟大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吉利将在这方面做持续地探索。”


要顺应经济发展脉络


当前,智能化和电动化已经成为摆在全球车企面前的时代命题。数据显示,在中国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每月新车上牌量中,电动车的渗透率已经到达了30%。“整个汽车行业的价值链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未来真正给用户体验创造价值的可能更多是基于软件算力。”做一家科技公司,成为了传统车企的时代宣言。


在新的时代命题面前,全球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将成为新常态,吉利如何布局以保持全球市场话语权?新时期,吉利提出了以产品平台化战略、能源多元化战略和智能化技术战略等多维度的战略规划,不断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智能电动出行和能源服务科技公司。具体来看:


①在产品平台化方面,吉利推出了CMA、BMA、SPA三款基础模块架构和SEA浩瀚体验架构,以实现对内燃机、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系统等车型的兼容、多车型的适用和体验的持续进化。


②在能源多元化战略方面,吉利提出了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既保留吉利在智能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又开拓智能化纯电动汽车新局面,“两个计划”组成一个完整的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总纲领,构建起符合未来清洁、绿色、可持续发展趋势的环保出行生态体系。


③在智能化技术战略方面,吉利以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为核心,占领技术制高点。在10月底,吉利发布了“智能吉利2025战略”及 “九大龙湾行动”,将加速打造科技引领型全球汽车企业,构建在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领域的全栈自研生态体系。


吉利深知,企业命运与国家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大势是分不开的。如果中国没有在十几年前倡导迅速全球化,吉利便不可能顺利完成多次并购,走向全球化。即便在过去几年,由于中美贸易战等因素,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遇到了一些阻力,但吉利永远相信市场的底层逻辑,即技术、产品和服务需要在全球流动,合作共赢才是未来。


文 | 张佳


您可能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