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从技巧到本质,一文讲透高阶时间管理 | 校长领读

嘉宾校友 · 2022-02-07




辞牛迎虎,万律新开。


2016 年,我创办了嘉宾商学,带领大家敏捷学习、快速求变。走过 6 年时光,嘉宾商学深度培养 400余位时代引领者企业家,线上赋能付费用户企业家 30000 +人,辐射 200 万+高质量粉丝。


在跟学员和用户深入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企业的发展符合经典商业书籍里的商业模型;不少经典商业思维和战略,依旧活跃在各方牛人的交谈中;不少牛人的方法论,对这个时代的人们的成长和成功,仍然有着高效的指导意义。


所以,从虎年开始,嘉宾商学上线了“校长领读”栏目,我会把我读过的关于商业模型、企业管理、牛人传记等书籍,进行精选,以“讲书”的形式,推荐给同学们。希望给同学们带来多角度、多层次的启发。


开工第一课,我带大家学习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技巧。


以下,enjoy~




提到柳比歇夫,你说他有多么伟大的发明吗?


并没有。


那他有多么发人深省的洞见吗?


没有。


或者他有什么轰动全球的实验吗?


也没有。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解读他的故事呢?


原因在于,我读了他的传记书籍《奇特的一生》后,我发现这个人的一生简直就像开了挂。在短暂的一生,他完成了很多在普通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对时间的管理,堪称极致。


我随便举几个例子,你感受下。


从写作角度讲,他一生大概写了70多部著作,注意,他那个时代没有电脑,只有最老旧的打印机,所以他要比现在高中生的打字速度至少慢一倍。而且,他写作的种类繁多,包括生物分类学、离散分析昆虫学、植物保护科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遗传学、哲学等等。对了,这里面还包括一本他自己写的回忆录。


那么这70多部书相当于什么概念呢?我从字数的角度简单计算了一下。它相当于哈利波特七卷本全套的4到5倍,比金庸一生的著作加起来都多。


而且他写的不是小说,还都是严肃的科学论文。这个工作量可想而知。


从学术角度讲,柳比歇夫一个最主要的标签是:昆虫学家。截至1955年,在他65岁的时候,他已经搜集了35箱“地蚤标本”,共13000只。不仅如此,他还给其中5000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总计300种。据统计,他一个人收集的材料,比前苏联动物研究所都多出了5倍。


从兴趣角度讲,柳比歇夫的知识面究竟有多广,是很难测度的。他读的书广泛到你根本想象不到,谈起英国的君主制度,他能够说出任何一个英国国王临朝秉政的细节;说到宗教,不管是古兰经、犹太传经,还是罗马教廷的源流、马丁·路德的学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他都能如数家珍。


除此之外,他还懂复变数理论、农业经济、罗·费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古希腊和古罗马,基本上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他的研究虽然比不上专家,但比一般人深多了。


总之,他随便抛出一项自己的“效率成果”,在绝大多数人眼中都是“凡尔赛”。


《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柳比歇夫坚持了56年的时间统计法。


这就是我们要解读他的故事的原因,我们希望从他使用时间、管理时间的策略中,找出一些适用于普通人的方法,帮你在2022年,提升效率,加速成长。


时间


了解完柳比歇夫的故事后,你可能会觉得“他是不是工作狂啊?”“他是不是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啊?”


其实并没有。


柳比歇夫这个人,他每天纯用于工作的时间,只有五个小时左右。


就拿1936年来说,那一年他记录自己一共工作了2006个小时30分钟,平均每天工作5小时29分钟。这是他反复提升效率后达到的。


他这个效率跟那些熬夜加班的人相比,是不是效率就高多了?


退一步讲,就算你过着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你不还得每天工作八个小时啊。而他一天就工作五个多小时,你说气不气人?


那剩下的时间做什么呢?


他就听听音乐、唱唱歌,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另外,他还喜欢游泳、散步。尤其是运动这一块,他每天都坚持做,跟现在的健身达人也不妨多让。


可以说,柳比歇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间管理专家。


那么他在时间管理上,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心态


市面上的时间管理方法非常多,比如番茄钟时间管理法、四象限时间管理法、三只青蛙时间管理法等。


但很多人都是在被动地使用这些方法,他们会习惯性地把自己的事情往这些框架里套,然后严格遵守这些方法的规则,但却从来不思考它们是否适合自己。


所以,当一些效率问题出现后,他们会立刻反过头来质疑这些方法,而不是反思自己。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心理学法则叫:费斯汀格法则。它的意思是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90%却是我们能够掌控的。简单讲,你的态度决定了事情的走向。


柳比歇夫就非常重视时间。一般人只有在理财的时候才会做些记录和总结。


而柳比歇夫则不同,他把时间看的比钱重。他很少记录自己把钱花在哪了,但是却非常在意自己把时间花在哪了。


比如,我在他《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一文中的最后一页,发现他严格记录了这篇论文的“时间成本”:


准备(提纲、翻阅其他手稿和参考文献) 14小时30分,写29小时15分,共费 43小时45分,共8天,1921年10月12日至19日。


这是他1921年的记录,那一年他31岁。


可以看出,那个时候,他就已经能够准确地算出每项工作的时间消耗。


生活中,有些作者会在稿子上写明完稿日期,而写明从几日到几日的,那就非常少见了。至于用了多少小时,我也是头一回见到。


方法


在执行自己的时间记录法的过程中,柳比歇夫第一步做的就是:测算


在管理学上,有一句奠基的话叫:了解是管理的前提。


管理时间也是一样的,不了解自己在时间上的消耗,不清楚自己在每件事上要花多少时间,你很难谈得上管理。


因此,他每次记录时间,一定要当时当场记下来,避免过后遗忘。


他总是随身带着一块儿怀表,准确记录自己在每件事上的花费。


所以,你看前面他对于自己的论文都能精确到分,对待生活中其它更短期的事,只会更精确。


第二步是划分时间段。他会把一天中的有效时间,算成10个小时,然后把它分成3个单位,或6个“半单位”,正负误差不超过10分钟。


他会把这些时间分配给不同的工作。


比如,他给自己设定的第一类工作叫中心工作,比如写书、搞研究、读书、记笔记等;第二类工作叫辅助工作,比如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总之不属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都包括在内。


那他是怎么分配的呢?


我们随便拿一天的日记来做例子,比如1965年夏季的某一天:


基本科研:图书索引,使用15分,陀布尔让斯基,使用1小时15分;


参观分类昆虫学,使用2小时30分;


安置两个捕捉器,使用20分,分析,使用1小时55分;


休息,第一次在乌赫塔河游泳;


《消息报》,阅读20分;


《医学报》,阅读15分;


霍夫曼的《金罐子》,阅读1小时30分;


给安德朗写信,使用15分;


共计6小时15分。


整个一天的活动,就算是看报,他都会分析。


但是,简单计算一下前面的数据,你会发现,怎么是“一共6小时15分”呢?


从记录上看,这只是第一类工作时间的总数。


也就是说,柳比歇夫最关注的是自己在核心工作上的时间投入。


在反复观察、记录和试验后,他对于自己在每件事上花费的时间,就非常清楚了。你把他想象成一个“行走的打卡机器”也不为过。


第三步是:调整。他的时间管理法也不总是奏效的。有时也会因为各种意外被打断和超支。


比如,我给你分享几段他在书里的记录。


“我原想着除了应用生物学之外,还想研究分类昆虫学和一般生物学问题。但是没有做到多少,我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去跑商店、去排队买煤油和其他东西,我妻子也有工作,很困难。”


“第一类中心工作没有完成,差28%,主要的原因是奥丽雅和瓦丽雅病了,结果同人们打交道多了。”


那么被打断之后,怎么办呢?


柳比歇夫会在下一个时间段里,把上一个阶段耗费的时间重新分配,把这部分时间再找补回来。


比如,“我在出门途中,也会看很多的哲学书,比如康德的三卷本批判。”这段话的意思是,读书任务没完成,但是不要紧,我在路上把浪费的时间找回来。


康德的三大批判还是比较晦涩的,结果被他在路上啃完了。


再比如,“我数学搞得相当多,乘电车、坐火车都在钻研,甚至在开会的时候还在演算习题。”攻读数学是核心工作,没有时间安排怎么办,跟不重要的次级工作,挤在一起做。这样就保证了自己的数学学习进度。


通过这些记录,你能发现,在柳比歇夫眼中,时间不是无形的,而是有形的。时间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它变成了什么,带来了什么收获,柳比歇夫总能在时间记录本上查出来。


本质


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的本质是:针对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他记下工作时间的起止,误差不超过5分钟。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工作中的任何间歇,我都要刨除。我计算的是纯时间。纯时间要比毛时间少得多。所谓毛时间,就是你一天花在工作上的总时间。”


常有人说,他们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这样的人可能是有的,但拿纯时间来说,他们绝对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


刨去吃饭、休息、闲聊、做跟工作无关的事情,他们用在某项工作上的纯时间,只有毛时间的一半以下。


换句话说,柳比歇夫只关注能够让自己有产出的高效时间。他也会把自己的时间,尽量向产出时间倾斜。


所以,柳比歇夫会给自己做两个计划:年度计划和5年计划。


这两个计划都是针对自己能够提供的产出设计的。


所以,他的年度时间计划,对他个人来说,也叫年度资本。


这里面,有他在这一年对时间的预算和总结,测试自己一年是否可以按照目标,完成任务。


除此之外,他还会计算一下今年花费的时间和去年的同比增长速度。比如,在日记里,他写到1966年,第一类工作,主要是学术工作,共计使用1906个小时,原计划1900个小时。然后他还会从自己的时间账本中,找出这6 个小时到底用在哪了,并且精确到分。很多人记账,也不可能精确到元。有时候需要额外花销,买了也就买了,不会特别在意。可是,柳比歇夫就能做到这种程度,做到对时间细节的极致把控。


所以,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什么?作为一种效率工具,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产出啊。


原则


读到这里,你可千万不要觉得柳比歇夫是什么天才。


因为,天才是无法分析的。


读到这本书的最后,我发现除了统计时间外,柳比歇夫还遵守着几条守则。这几条原则就是柳比歇夫时间管理的心法。


第一条: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说到底,时间管理是一个非常个人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用同样的要求和结果衡量所有人,本身就是一种浪费。所以,柳比歇夫跟我们前面分享的村上春树很像,对于自己的节奏非常在意。


第二条:不接受紧急的任务。紧急的任务具有突然性。它一定会打断你的时间安排。所以,对于这样的工作,柳比歇夫也是拒绝的。


第三条:一旦累了,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这一点看得出,他很看重效率,能用1小时解决的事,他绝不会把自己按在板凳上,熬2个小时做完。


第四条:每天睡十个小时左右。同样,他还是为了让大脑排掉前一天产生的代谢垃圾,保证思考和工作效率。


第五条:把累人的工作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写作是累人的工作;读文学作品陶冶情操是愉快的工作。做研究是累人的工作;捉昆虫样本是愉快的工作。作报告是累人的工作,跟朋友们聊学术进展是愉快的工作。柳比歇夫会尽量把他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目的还是提升效率。


从1916年到1972年他去世的那一天,56年如一日,柳比歇夫一丝不苟地记下了他的时间支出。


他的历史长篇一天也没有中断过,连儿子的夭亡,也挡不住他在这份没完没了的结算表上记上一笔。光是这份态度,就让人望尘莫及。


人在一年内能干多少事?


他的年度记录,让我看到了人的潜力。


对于你的精力,如果你能像柳比歇夫一样明智地利用它,那么你就能创造出惊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