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井伸之:中国正在面临日本曾面临过的难题

首页 · 2022-06-07

6月7日,据界面援引日本时事通信社、彭博社等消息,索尼公司通过电子邮件发布声明,索尼集团前首席执行官出井伸之6月2日因肝衰竭去世,享年84岁。

出井伸之是日本商界的一个传奇人物,也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人物。他不仅被《财富》杂志评为亚洲最有气势的经营者,也被《商业周刊》选为最糟糕的经理人。

他于1995年4月至2005年6月担任索尼首席执行官,曾经带领16万索尼员工创造了7兆5千万日元的营业额,一度让索尼帝国的辉煌达到顶点。而在任职后期因决策失误让索尼陷入危机,诱发日本高科技公司股票抛售,因此有人认为,出井伸之要为其后的索尼衰落负主要责任。

即使如此,出井伸之的管理之道仍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现任索尼CEO吉田宪一郎在声明中说:“我本人从1998年起在出井伸之先生手下担任了两年的CEO战略办公室总经理。在那里的经验和学习是我职业生涯和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在许多方面与我今天对索尼的管理直接相关。”

2018年10月,嘉宾商学创办人吴婷校长,曾带领嘉宾商学的学员东渡日本,向日本企业学习新零售、新商业的思路与玩法。在日本之行中,吴婷校长曾与出井伸之先生就有关商业的话题进行了对话。

无论出井伸之先生承受何种争议,对于我们来说,他和索尼是日本“失去的30年”的最直接见证者,他们的经历与经验值得我们学习。逝者已逝,我们将4年前这篇对话旧文重发,以此纪念出井伸之先生,也希望出井伸之先生的经营思考能够流传下去,为后人带来启迪和帮助。


1、中国正在面临日本曾经面临过的难题


吴婷:回顾东亚中日韩三国的历史,我们有很多发展脉络非常相似,就目前来看,近几十年的中日经济也存在很相似的地方,你如何看待这两者对比?

出井伸之:从1639年到1854年,我们是江户时代,是日本曾经的一个锁国的时代。虽然它面向世界是锁国的,但是它唯一跟中国和韩国是有一定的交流的。

经过明治维新,锁国的时代就结束了。经过了战后的经济增长期,一直到安全信息时代。从200年、100年、50年,典范转移变化的时间,经过的时间是越来越短的。中国肯定会更快,可能会达到1.5倍的速度左右。

吴婷:从当前来看,中国经济形势有什么是日本曾经经历过的吗?

出井伸之:索尼也曾经历过日美的贸易战,中国可能现在正在经历这个事情,1970年到1980年,日本实现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比如有“日本是第一”的这样一本书。在索尼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后,还有日本侵占好莱坞这样的说法。

1970年到1980年的时候,美国觉得从日本进口的东西太多了,就跟现在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是非常相似的。然后美国就开始推动日元升值,最开始的时候1美元可以换380日元,后来变成1美元可以兑换100日元。美国对中国是否能采取同样的手段,这个不一定。


2、日本错过了互联网这个巨大机遇


吴婷:除了外部环境以外,日本经济后来的发展有什么可以对中国形成启示的东西吗?

出井伸之:从1990年开始,被称作日本失去的20年,可能我们现在得说失去了30年。相反,中国从1990年开始就出现了工业革命、数字化和互联网,这三项革命同时进行。美国也是同样的,在这25年左右,美国和中国都是实现了非常大的发展。

在我成为索尼社长之前,我在1994年感受到了美国互联网的发展,就跟索尼内部打报告说,如果索尼不进行变化的话,公司可能就不行了。我曾经说,互联网是落到地球上的一颗巨大陨石。陨石掉落下来,恐龙灭绝,然后出现了哺乳类。

现在看来,1995年通过数字革命出现了很大的企业,在美国和中国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企业。有中国的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些都是利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企业。全世界就像这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互联网的出现,成长最快的可能是做平台的企业。

吴婷:你认为在这场互联网变革中,中国企业建立了什么核心优势?

出井伸之:像阿里巴巴这些企业,在客户中间可以获得数据,然后又做BtoB,是处于客户之间一个触媒作用的一个企业。

处在客户之间,然后去获取数据的平台,美国是有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k这些企业,然后中国主要是腾讯、阿里巴巴、百度。日本缺失了这样的企业。

吴婷:刚才您说到了发展正在加速,过去几年,在互联网的强大发展动力下,独角兽的出现确实非常快,从您的视角来看,接下来哪个领域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

出井伸之:刚才说到现在中国的个人信息都是被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些网络所掌控,而且不仅是信息,还有资金流动。大家现在用阿里巴巴,可能就用不到银行,甚至中国人现在都不用现金了。

在这个过程中最头疼的应该是银行,现在中国最可能变化的就是银行金融这个行业。但这里面还有很多变数,比如现在我们还不知道这些巨头企业以后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区块链出现会改变什么,银行是国有企业,它对民营企业的阿里巴巴、腾讯之类会做出一些什么样的限制。

出井伸之:中国企业需要立体化而非多元化

3、中国企业需要立体化而非多元化


吴婷:您在索尼担任社长是1995年到2005年,这十年实施了多元化的战略,索尼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现在也有人对索尼的这一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您现在认为多元化对于企业会有什么效果吗?

出井伸之:我加入索尼以后,索尼大概增长了1000倍左右。实现这么大的发展,理由主要是这三个,一是半导体的发展,二是进行全球化收购了一些美国企业,三是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

很多人可能认为索尼是一个生产电视机、随身听的硬件的企业,其实它们只占索尼不到40%(的销售额),所以索尼本身实现了一个很大的转变。

这些转变,我其实更想用的词不是多元化,而是立体化,如果去收购跟自己完全不相关的业务,那么一不小心公司就会成为一个金融公司,会成为一个基金的投资的公司。

吴婷:立体化与多元化,您能具体说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吗?

出井伸之:这可能还是跟这个公司的愿景有关系。比如索尼,它做音响是用耳朵去听的,然后做显示产品是用眼睛去看的,再之后做娱乐方面,是用心去体会、去体验的。索尼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使人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思的企业,索尼的公司愿景,其实从以前到现在,都是保持着一贯的。

吴婷:想问出井伸之先生怎么看待多元化和专注这两件事情?一个公司发展到什么样的一个阶段,更适合去多元,什么阶段应该专注?

出井伸之:以索尼为例,它改名叫SONY这个名字,它其实最初的契机就是因为要实现国际化。比如说它在美国购买了一些电影公司,购买了一些音乐公司,也是因为它感觉到自己只做硬件的话,以后肯定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所以它就是看到了自己的将来,所以才决定去做这样一个发展。

企业无论大小,它有自己的愿景,有自己想做的社会贡献,所以要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考虑,而不是从它的规模来看,什么时候应该去实现立体化多元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