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黄峥:你可以说我low,但你无法忽视我
校友名录 · 2023-12-29
12月27日,淘宝、京东在同一天相继宣布支持仅退款功能,此番举动也被外界视为向拼多多学习的重要表现,要知道退款不退货功能,一直是拼多多的杀手锏之一。
淘宝和京东此举不难理解,最近在美股市值的表现,早已为这一切埋下了伏笔。11月末,中国电商行业迎来历史性时刻,曾一度被人看不起的拼多多,美股市值首次超过阿里。截止12月22日美股收盘,拼多多的市值高达1920亿美元,超过阿里的1917亿美元,依然走在曾经的老大哥前面。
拼多多的反超,也让阿里、京东创始人“坐不住了”。先是马云在内网发帖,“祝贺拼多多过去几年的决策,执行和努力”“我更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紧接着,刘强东也在内网发文称,“现在组织庞大臃肿低效,改变起来确实需要时间。”
成立仅8年,在五环外崛起的拼多多,如今任何人都不能再忽视小瞧它。它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这一切,离不开创始人黄峥的布局。
黄峥,198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硕士学位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在2004年,他加入了美国谷歌,积累了丰富的互联网工作经验。2006年回国后,他参与了谷歌中国办公室的创立,为谷歌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黄峥并不满足于此。2007年,他从谷歌离职创业,先后创立了电商代运营公司和游戏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在2015年4月,他创立了拼好货,开创了社交电商新模式。这一模式迅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拼多多也因此迅速崛起。
在2016年9月,拼好货和拼多多宣布合并,黄峥担任新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18年7月,拼多多在美国上市。在黄峥的领导下,拼多多不断壮大,跻身中国电商平台的前三,和阿里、京东展开了“三国杀”。
正在拼多多蒸蒸日上之际,2021年3月,黄峥宣布辞任拼多多董事长,并表示将结合个人兴趣,致力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根据拼多多的合伙人委员会机制,黄峥仍然能对公司保持实际控制,只是不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大幅度自我削权退居幕后也是既成事实。
尽管黄峥已经名义上离开了拼多多,但他的影响力和贡献仍然不可忽视。他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为拼多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拼多多仍然朝着他制定的路线,不断发展壮大。这也证明了黄峥所建立的商业模式的成功和可持续性。虽然拼多多的崛起与当下经济环境不无关系,但是关于拼多多的发展依然有许多值得参考的地方。
嘉宾商学长期关注企业家、创始人及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为此,我们翻阅了黄峥的公开演讲、采访、致股东信、公众号等内容,整理出黄峥的64条思考,分为经营管理、创业心得、商业思考三部分内容,希望能为诸位带来启发。以下,Enjoy~
一、经营管理
1、消费升级不是让上海人去过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纸用,有好水果吃。
只有北京五环内的人才会说移动互联网第三波人口带来的是下沉人群,拼多多关注的是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移动互联网未必是用户的下沉,而是用户拉平了,它让最广大的中国老百姓拥有了和一线城市一样信息获取的能力和交易能力,这是PC时代做不到的。
2、拼多多吸引的是追求高性价比的人群,他会买一个爱马仕的包,也会用9.9元买一箱芒果,这跟消费能力没关系。
实惠这件事,是一个普适性的需求。比如我妈已经算是一个有钱的妈妈,但她出去买菜、买纸巾,还是会在乎一两块钱的差异,但她同时也买高配的iPhone。
3、传统公司采用一二三线来划分人,拼多多满足的是一个人的很多面。
低价只是拼多多阶段性获取用户的方式,拼多多对性价比的理解是“始终在消费者的期待之外”,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满足用户占便宜的感觉。
拼多多试图做消费和娱乐的融合,拼多多的使命就是多实惠多乐趣,让消费者买到更多更实惠的东西,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更快乐。
拼多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五环内的人群理解不了。
4、拼多多不会做采销,也不会做物流和配送,对供应链升级是拼多多长期的战略重点。拼多多的最终模式是使得上游能做批量定制化生产。
5、全品类扩张还是传统的流量逻辑,升级也是,升级是一个五环内人群俯视的视角。我不认为拼多多要品牌升级、要全品类,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做事情永远是匹配,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场景下买到合适的东西。
6、拼多多目前没想做服务电商,因为实物电商已经足够大。服务电商是流量思维,即流量灌进来,用不同的服务去消耗这个流量。拼多多的出现就是因为不用旧思维,在以人为先的思维下,先想这个人需要什么。
7、拼多多对运营员工的考核是留存、复购第一,GMV第二。
8、问:对于拼多多来说,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唯一方式就是抽奖和抢红包吗?
抽奖和抢红包是最简单的娱乐行为。这种方式是很矬,但我们确实在试图做消费和娱乐的融合。
9、其实在今天,拼多多是很容易做这样的事情,比方说针对北京的用户,它就做一个不一样的界面,针对上海内环的用户就做一个不一样的界面,根据你的地理位置不一样,瞬间你就觉得高大上了,但是这不太符合我们的价值观,这个效率很低,有点做作,你为了讨好而讨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针对最广大的人群到底需要什么,我们是不是在让越来越多的用户有越来越丰富的产品,我们整体算法的匹配是不是越来越好。
中国最广大的人群,确实不是我们所在的这个区的高级白领。但是随着我们的能力越来越强,应该会逐步变得越来越好,最终总会覆盖这部分用户。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一部分人,或者是为了迎合某种舆论,去故意做一个东西,说你看我也有这个,这个是没有意义的。相反的是正因为我们像今天这样,所以才会有那么消费者支持我们。
10、我们公司有一个价值观叫做:诚信,本分。尤其是后面“本分”这一条。
本分的意思是说:责己。就是如果一件事出现问题,首先是找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怨别人。第二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样,但是我要做到自己的本分。比方说在商业里面,比方在你在某一个局部获得了一定的垄断地位,那你是不是能够坚持自己的本分,只赚取合理的利润;当一件事情出现分歧的时候,或者说当一个蛋糕要分的时候,一刀切下去很难做到这个公平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首先去想是说尽我的本分,不占别人的便宜。
这种文化在一开始树立的时候其实是比较难的。因为在很多时候是违反人性的,从小时候生下来就会去抢东西吃啊这样,因为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所以如果你能够做到本分的话,那一定程度上你会赢得更多的朋友,然后周围会聚集更多的人,别人会觉得跟你一起合作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11、从很现实的意义上面来讲,你首先不要把自己逼到那个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像之前有人问过我“如果你企业遇到危机该怎么办?”,好像你在开汽车,速度非常快150公里每小时,还有20米就要撞墙了,你说你能怎么办?这是没有办法的,所以你能做的事情是提早做预防,要撞墙之前你的速度只有一小时五公里了,那你还有办法能刹车。
第一最最重要的,其实是在于自己不要逼到那个份上,不要逼到那个份上,你才有从容的空间来让自己有平常心。落到我们公司来讲,有一些非常世俗的标准。第一,得有足够的现金储备,当你没有足够现金储备的时候,你可能做的决策就会更加倾向于短期利益和急功近利;第二,当你在用户增长速度极快的时候,你是不是对服务品质的提升,以及整个后台的投入能够加强,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用户的增长,而不是等到所有的人都觉得你不行了你再回过头来补救。那这些东西是我觉得有一点像哲学层面,但是落到实际也是很扎踏踏实实的,你就去看财务报表、看用户的报表,你不要让自己落到窘境的那一步。
12、拼多多是从夹缝中长出来的,长出来之后,并且撑开了一片空间的过程当中是不容易的,同时也打破了一些既有的利益,当你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的时候,必然有人不舒服,有人不满意。我觉得这个是竞争导致的。
另外一方面,作为一个平台在迭代演进的过程当中,其实你很难做到3、4亿人,包括几百万商户之间毫无矛盾,中间有一些矛盾会冒出来,这里关键是比例上,包括我们是否能够从一次次的矛盾解决当中去进步。
拼多多幸运的地方是在于一定程度上我们看到阿里等前人走过的路,我们有可能避免其中一部分,把有一些恶性的问题缓和掉,相当于别人预演了一遍,这是我们占便宜的地方。但是整个过程,我觉得我们是很难去跳跃的,别人走过的路,受过的苦难,我们都得去受一遍。只是有可能我在学习别人的经验,我能够走的稍微快一点,但是不可能跳跃这个历史的发展。
13、我觉得在一群人要持续的维持一个靠谱的集体,一个靠谱的公司,最重要的可能是要有一个好的文化。那这个好的文化呢,其实是最开始创始的一些人,能不能够树立起一个好的价值观,并且在后续的团队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不停的强化这一点,而且把这个东西做为一个持续的发展的基石来做。
14、从初期来看,这个「拼」的模式,在历史上,比「拼」更早的也有各种变种的团购、其他的「拼」等,其实有很多了,我们做了之后又有很多很多人在做,但是有一点,大部分的人在做这个东西的时候,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营销方式,这是用来获取流量的方式,但我们从一开始就觉得,这是一种新的交互方式,这是从需求侧的交互方式的改变,推进到后端的组织方式改变的一个切入点。
15、拼多多与淘宝的模式有本质的不同。
淘宝是流量逻辑,主体是搜索,用户要自己去找商品,所以需要海量SKU来满足长尾需求。拼多多代表的是匹配,推荐商品给消费者,SKU有限,但要满足结构性丰富。
淘宝一直倡导C2B但做不起来,就是因为淘宝的千人千面相当于个性化搜索,但搜索本身是长尾的,很难做反向定制。而拼多多是把海量流量集中到有限商品里,有了规模之后再反向定制,极大降低成本。这也就是沃尔玛和Costco的差别,拼多多的终级定位就是针对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Costco。
拼多多和淘宝是错位竞争,争夺的是同一批用户的不同场景,错位才会成长地更快。拼多多并不想做第二个阿里,拼多多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模式,你可以说我low,说我低级,但你无法忽视我。
16、对于未知领域,我通常会采取比较原始的办法,就是自己去体验和感受,用常识来判断。
大部分知识是没用的,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我不会去规划未来五年、十年,我会想一个很远的目标和很近的目标。
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方面都比我强,我只在很少的方面比很少的人强。比如隔绝外部压力,回归本源理性思考的能力,有时候有点逆向思考的能力。以前做二级市场发现自己好像天生不太容易在很多人恐惧的时候恐惧,而容易在大众热情的时候悲观。
17、我们这个团队可能跟阿里团队差了20年,我觉得我们也许有机会在新的流量分布形式,新的用户交互形式,和新的国际化的情况下,能够做出一个不一样的阿里,当然这句话可能当前看起来有点太大了,但是一步一步走过去,也不见得没有机会。
我不光是梦想,我也分析过,就是第一你去看,就是说整个电商市场,它的形式其实在发生很多改变,今天阿里成功的形式未必是明天成功的形式,但是人的需求是依然存在,而且会进一步被放大的,所以潜在的市场很大。第二,老一辈总是要老的,年轻一代或者我们逐渐步入中年的这部分人总会走到那一步的,不是我,也是跟我同龄的另外一些人,所以我该做的事情是说有平常心,踏踏实实做好我该做的事情,努力成为我同一代人里面最靠谱的那一个。
18、我们的策略不是从打破一个垄断,到创造一个新的垄断;而是从打破一个垄断,到提供一个新的选择。拼多多快速增长,也是行业里每个公司争取长期生存权的必然结果。
19、好比一桌人吃饭,淘宝刚起来时桌子是空的,而拼多多起来时,已经有5个人在桌上了,你在桌下硬要上去吃饭,但桌上的人不愿意你上来,桌下的人也不愿意你上去,我必然会受到双重打击。
20、拼多多是一个不停迭代的东西,它前端形式特别简单,简单到以至于所有的人都觉得,可以很快做一个一模一样的,最关键的其实还是在于后端的运营,就是什么时候迭代后边匹配的算法,什么时候应该去往纵深推进,以多快的速度进行什么样的迭代。
21、我们不会因为上市不上市有特别的改变,我们每天都在围绕消费者的需求认真做事情,不会说突然之间股票市场上有一个代码好像就不一样了,或者说黄峥头上顶了一个市值,难道这个人就变了吗?
其实什么也没有变,今天的我们和明天的我们只是一天的差别,而不是像很多时候公众的感觉,好像一个性质的差别,我觉得并没有。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沿着原来的道路走,甚至像上市这种活动,像今天,我们所有的员工都是正常上班的,并不会因为上市就放假啊。
22、问:您对拼多多的市值有预期吗?希望做成多少亿美金的公司?
真是没有预期,我觉得这件事情是个副产品。如果做公司的目标就是为了做大,为了做的估值高,我觉得这是本末倒置的,没有一家公司的生存是因为这个原因,它一定是你在这个社会上为消费者也好,为商户也好,或者是为更大的广泛的社会创造了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被价格反应出来,所以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并且价格永远是价值的副产品,所以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永远是专注在长期价值上。上市会带来一些干扰,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自己从这些干扰里面隔离出来。
23、拼多多的出现和发展并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厉害的能力,平台有多完善,甚至都不是我们有多用功,而是因为她生长在阳光充足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普惠、以人为先和更加开放。摒弃零和竞争的帝国式思维,转变为以持续创新为基础,为消费者和社会创造增量价值的思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阳光。
二、创业心得
1、最开始,我创业的一个项目就是电商,有点像是个BtoC 的垂直卖手机的网站,但是我们这个团队好的地方,是觉得创业不是一锤子买卖,它是一个过程。
我们始终觉得我们没有创业经验,商业是应该需要学习的,我们以前读书学知识,是读了小学、中学又去读大学的。
我们认为创业也应该是这样的,也应该是有一个逐渐进阶的过程,而且事前你必须把前面的东西做好,才能做后面的,所以这两年拼多多看起来很快,但实际上我们这个核心团队都在一起十年了,我们以前读了小学又读了中学,现在才开始上大学。
2、巴菲特说买股票就是买part of the company,要有长期持有的心态去寻找好的生意和合伙人。
这和创业很像,一方面要关注生意的模式,选择正确的生意模式,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这个生意模式的细节。
另一方面要挑好的“合伙人”,在投资时要把创始人和CEO当成自己未来的合伙人,看自己是不是愿意和他们长期做事。
3、投资除了关注好生意,好团队,还需要在乎是否是好价钱。
这和创业也很相似,查理·芒格让巴菲特意识到该用一个合理的价钱去买好公司,而不是花时间去捡烟蒂(价格便宜,有些残余价值的、但往往不那么好的公司)。
同样,一个好的公司应该花力气去解决/克服那些正确又难的问题,而不是四处捡一大堆芝麻。
4、活着是创业的第一要务,同时又要用另一个角度来评估,即能不能赢,有没有足够的力量去赢。
和投资特别要关注business model(商业模型)一样,创业本身对行业及生意模式的选择也往往决定了很大一部分结果,也就是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什么是正确的事,然后再想如何把事做正确。在正确的方向上逐步前进,比在不正确的方向狂奔要好。
创业很多时候和投资一样,选择比努力重要。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哪怕慢一点,但像投资中复利的连续回报也是很厉害的。
5、创业确实是我很享受的一件事情,因为它有点像在玩游戏,比较中毒,有一些小伙伴一起在奔向一个共同的愿景和目标。那创业本身比玩游戏还更有意思的一点是说,你不光是说自己嗨了,自己高兴了,而是说你在自己高兴的同时,很可能你也在产生影响和对世界的一些改变。这一个东西本身其实是给自己的人生更强的成就感。
那当然,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谁也不可能创一辈子的业,但是我希望在自己的人生的创业阶段里面能够做出一件东西是将来回过头来看,能够让自己觉得自豪,同时让自己和一起创业的小伙伴自豪的一件事。
6、创业的孤独,其实是很多创业者都有的,因为你在做决策的时候,因为你的位置跟别人不一样,很多时候别人并不能够百分百理解你为什么这么做,或者说也不能和你能够进行真正的在同一位置上完全的讨论。
所以创业本身做久了之后,你会发现有点悖论的地方在于,这个公司好的时候,其实往往你每天是如屡薄冰的,但是你如果哪天觉得很安全,很舒服的时候,那往往这个公司就开始出问题了。好像真的是这样的。
所以第一可能是自己心态上就在接受是说每天在战战兢兢,如屡薄冰,是一个正常状态。
第二是你回到一个创业的初心和你想要什么,如果创业这个事情,让你有很多的朋友更多的爱的话,那你一定程度上会觉得温暖。所以这个以不同的人在做同样的事的时候,其实出发点未必相同,那对于我来讲,至少是希望在做拼好货(即拼多多)这件事情,能够一方面汇集到更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在跟我一起做事情的小伙伴包括合作伙伴,至少其中的大部分是更喜欢的我,这样的话我时间越久,年纪越大,我获得的爱就越多,我的人生幸福感就更强一些。
7、我们无非一伙人,还是追求做成一件牛逼的事,那我们就坐下来商量,哪一件事情能够更牛逼。作为一个好公司,动作越少越好。
8、巴菲特和Bill Gates在某次和MBA同学的对话中问台下的同学一个问题,大意是如果你把你的每一个同学当做一个公司,然后你要把自己当前所有的钱投给一个“他”,占5%,你会选哪一个?往往你不会选最聪明的或是能力最强的,而往往你会选最可信赖的。这个比喻对于创业选合伙人来说尤为适当,往往我们要的是可信任的长期搭档,而不是看似能力很强却永远不知道他会不会背后捅刀的人。
9、刚创业,如果做了这件事(行贿),就没法规模化了。在那种情况下你都不行贿,大家都会意识到你来真的,你省掉了很多后续成本,就像打了一场仗,一定程度维持了多年的稳定。”
诚信在国内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家讲诚信的公司经营时间越长,建筑的壁垒就越高,对内也会积累起一帮很好的人。
10、创业过程中有一类特殊的资产是在某一种文化下团结起来的人,也有一类费用是用来购买劳力或技能的成本。这两者的分辨和转化是很有意思的事儿,也是ROI特别高的事儿。如果费用都变成了可增值资产,那估计我们的CFO、投资人都要笑得睡不着了。但有意思的是很多时候投资的时候,对这样重大的、差异的分辨又往往是草率且权重远远不足的。
11、如果一个业务特别容易做,也不需要付出大的代价,往往不是长期带来大量现金流的好业务。好的决定往往是艰难的,需要付出痛的代价的。
三、商业思考
1、我在上学时就意识到几个事。
第一,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富二代,尤其是官二代非常优秀。
第二,田忌赛马,在整体资源劣势的情况下可以创造出局部优势,进而有机会获得整个战役的胜利。基于此,平凡人可以成就不凡事。
第三,钱是工具,不是目的。
2、段永平在商业和人生给我的启示是,他说快就是慢,慢就是快。用平常心来做事情会更好,平常人其实很难有平常心。
3、2006年,段永平带上我去参加巴菲特的午餐。我发现巴菲特讲的东西其实特别简单,连我母亲都能听懂。这顿饭最大的意义可能让我意识到简单和常识的力量。
对一件事做判断时,你需要了解背景和事实,了解之后需要的不是睿智,而是面对事实时是否还有勇气用理性和常识来判断。常识显而易见、容易理解,但我们因为成长、学习形成的偏见和个人利益的诉求蒙蔽了我们。
4、烧钱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烧钱,一种VC烧钱,一种投资的烧钱,很多电梯广告给投资人看,另外打给消费者看,试图打品牌,消费者心目当中占领一个位置,对于前面一种烧钱烧的越少越好,后面一种烧钱烧的越多越好,如果后面一种烧钱,金币多多益善。
5、如果我是张一鸣,我会更加激进的做全球化,因为我们这一代互联网创业者跟上一代相比,会比他们更大的全球化视野,更早的接受国际资讯,全球化的机会也更大。第二,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讲,带领中国的资讯走出去,包括中国的产品走出去,这一点本身也是为BAT也好,为整个国家也好,创造的价值是最大化的。当你整个公司布局到全球,并且反过来用全球的资源集中回来打中国的市场的时候,我想那个时候可能也会变得更加从容一些。
6、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让我意识到这种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是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的。要改变就必须在更底层、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要在核心科技和其基础理论上寻找答案……退了后我做什么呢?我想去做一些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7、很多的消费习惯我觉得跟前期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跟现在拥有的财富其实没有太大关联。
比方说看我妈到现在都是舍不得打车的,她觉得她的时间又不值钱,打车太浪费了,我跟她说这个不安全,她就会找理由,比方说,她说坐公交车空气好,车大等等,我妈妈周围的小姐妹,我爸妈都是都是这样的家庭。
这是到现在为止,对我可能一直有很大影响的,包括对自己思考做商业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直记着的,包括看到的,是我爸妈这样的普通家庭,他们是怎么思考或者怎么生活的。
8、关于消费降级,尤其是在物质消费上,没有人会主动消费降级,大家都是「没有抽水马桶,我要有抽水马桶」。
但是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声音出来,我觉得是两个原因导致的(甚至有些人也这么认为),第一个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确实市场纵深特别大,就是有很大的差异。
另外一个呢,同一个人有不同的面,我们讲多实惠、多乐趣,多实惠这件事情,在我看来是所有的人,不管你是有钱、没钱,这是一个普世性的需求,当然不同的人也会有不一样的升级需求。
还讲我妈的例子好了,她肯定算是一个相对有钱的妈妈了,她去买菜、去买纸巾,她肯定会去看是不是有一块钱两块钱的差异,她是在乎的,但同时她也会买高配的 iPhone,甚至好的电视机,在我妈身上,如果你是她儿子,你观察她的行为,你觉得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你抽象出来,放到一篇文章里面去读,好像这个人是分裂的,但是其实这件事情,我认为是在千千万万的家庭里面,每天都在发生的。
9、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嘛,就是形势比人强,大的环境下,我们正好在这个地方,那我们就尽到自己的本分,做一些我们该做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很清楚,就是再怎么样,我们在整个时代的长河中,都是非常非常非常渺小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剩下的真的是看命了。
10、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化,各种想法涌动的时候,一个人很容易陷入到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行的迷惘里。思想变得滞重,变得未老先衰,并影响到自己身体的物理状态。要精神上健康年轻充满活力,与锻炼身体一样,也必然有会思想上酸痛时坚持一下再进一步的过程。
11、我并不认为腾讯是强竞争逻辑,腾讯更多是商人逻辑,竞争只是商业ROI计算的副产品。腾讯入股拼多多不是因为我们可以对抗阿里,而是我们的投资有回报。腾讯投了京东,京东就真的能对抗阿里吗?阿里会打京东,哪怕没有腾讯投资。
12、因为我们是今天的拼多多,所以腾讯想来入股。腾讯更像一个普通的财务投资人,他对我们既不会特殊的好,也不会特殊不好。我也不认为我们是腾讯系。
13、我曾对腾讯的人说,腾讯做电商失败是因为他们理解电商就是流量×转化率=GMV。流量逻辑在今天是无法成功的,腾讯有全中国最大的流量,投了一堆垂直电商,如果按照这个逻辑腾讯早成了。
拼多多起来之后,京东、唯品会、蘑菇街都实验过相似模式,对于他们来说,拼团不过是一个创造GMV增量的工具;而拼多多是人的逻辑,我们通过拼团了解人,通过人推荐物,后期会过渡到机器推荐物。拼多多APP里几乎没有搜索,也不设购物车,你可以想像把今日头条下的信息流换成商品流就是拼多多。
所以早期看大家都是低价和拼团,但我们的出发点不同、方向不同,长大了也就不一样了。
14、做公司没有像小孩子那样明显的青春期,青春期是开始时明显加速,结束时明显放缓。但公司是一个逐渐长大的过程。这意味着问题不是突然爆发的,问题每天都在爆发。
15、问:王兴曾说,同向为竞,相向为争,竞争不是为了把谁打倒。
王兴讲的他帝国的边界,相向而行,但没说我到哪里停。滴滴和美团在强竞争环境中长大,但拼多多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我们在一个看似没有机会的饱和领域找到了新的商业突破,因此不需要浪费大量资源过度竞争。
阿里京东、滴滴美团,他们是帝国式竞争,有明确地盘的界限。但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的思路不该是这样。拼多多和淘宝更像是两个不同的纬度在慢慢融合,拼多多用支付宝也用菜鸟。
16、问:淘宝近两年一直在推进千人千面、分发头条化的改革,这与拼多多的战略是高度重合的,那拼多多一直强调的独特性体现在哪儿?
淘宝的方向是对的。但作为上一阶段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当它迈向新时代时,它是有包袱的。他们现在的主体是搜索,不管你做什么改革都意味你把搜索给弱化。但搜索在拼多多中只是一个极小场景,甚至不在主页上。这好比百度想做今日头条的事情,他们都面临既有成功所带来的阻碍。
这就像我是深圳,它是上海,上海曾经比深圳牛逼很多,它也许依然牛逼,但是我年轻,我没有包袱。
17、拼多多的成长要感谢时代。我以前也做过其他的公司,拼多多光靠自己个人的努力是不行的。中国很多东西都在完善,物流和制造业都在成长。
三年多前我在家休息的时候看到移动互联网,尤其是手机对人每天行为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现在是不一样的,大家都习惯拿着手机拍照和人聊天,但是在4、5年前,人的行为是不一样的,人们会在电脑前呆很久,偶尔出去一下,电话只是用来打电话。但是很多人因为在这个里面,所有并没有在外面感受到具体的变化。
当然拼多多也要感谢包括社交网络的兴起、移动支付、以及全国化的物流体系。
18、我不是特别感冒消费升级这个词,因为每个人对消费升级的理解都不一样的。上海长宁区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了84岁,现在中国很多地区已经是世界一流的消费水平生活水平。当然有人还可以再升,比如都是法国的化妆品,阿尔卑斯的水,但这个是不是我们需要追求的?
我觉得当贫富差距更大的时候,能不能让更多地区的人在消费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升级,在消费方面的公平应该会是更重要的。更贫困的地方,有的时候消费产品更少更贵。今天的问题不是我们先进的人不够先进,而是大部分人消费不均衡。
19、问:是否认同刘强东说的“消费体验是最重要“这种说法?
从根本上,我认同刘强东的讲法。但商业体验要综合性价比、物流等等体验。我不知道刘强东这样说的采访背景是什么。但拼多多是这样选择的结果。比如水果,在一个相对低多的价格,有一两个果子在物流中磕坏了。消费者是可以接受的。
对老百姓来讲,骂也是要骂的、但退款了下次也可能再来。这是一个公司价值观取舍和平衡的问题。当你两者不可兼得的时候,是要面子还是里子,先算下这个东西是不是划算,再来算这个东西愿不愿意炫耀。
现在,消费不均衡是最本质的问题。这个是我们升级的方向吗?大部分地区,应该获得的是消费的公平。中国不公平在于,一线城市的东西比小地方更便宜。宿迁的电器比北京贵。真正需要升级的,是从物质消费升级到精神消费。真正需要升级的,是有营养的文章、书。钱越来越多、抑郁症比例越来越高。
20、企业家终究是会老的,但公司要持续活下去,它应该依赖于一个有自我应对能力的机制而不是一个人。
21、如果别人都在说假话,你说了一句真话,其实真话和假话是一样的。我刚创业的时候去融资,公司状况很好,但我讲的真话投资人都觉得是假话。不管你报什么数字,他会按照行业标准给你打八折,甚至打五折。后来拼多多有了一点名气我去融资,搞笑的是,你讲假话,对方也觉得是真的。
就像小时候我爸买了一块真的表,别人都说是假表,后来我有钱了,我爸戴块假表,他们都说是真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22、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让我意识到这种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是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的。要改变就必须在更底层、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要在核心科技和其基础理论上寻找答案……退了后我做什么呢?我想去做一些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23、改变公众风气的一种办法是直接大范围整肃,另一种则是利用渠道,在商业上有个值得讨论的现象是有时候东西贵了反而好卖。比方说空调这样的产品,需要有人安装,也需要有人推荐,有可能类似小米的互联网直销,把价格打到“最低”还不如“格力”给安装者、渠道以足够利润,虽然看起来渠道的做法抬高了商品的价钱,但实践当中,渠道和服务成本也许是维护某种公共认识最节省的、良性的做法。
这种渠道和服务成本是必须的,它把维护某种秩序的代价体现在的明处,而忽略了这种代价的体系可能会走向“劣币驱逐良币”,这种违反经济学教科书所讲的价格供求线原理的现象其实非常非常多。查理·芒格在他的书里就多次说过,我们在消费品,商用软件,硬件等领域也很容易找到这样的例子,这种贵的反而卖的好的现象甚至都有可能是好些领域的主流。
24、关于新旧关系,很多人习惯用你死我活的战争思维来看待,好比对于整日围坐于古罗马角斗场的人来说,非此即彼就是全部的世界。也许角斗画面能带来一些感官刺激,但大自然多样生态共生迭代才是持久的真实。
25、一种商业和格局能否持续,本质上要看是否有利于消费者,是否有利于劳动者和价值创造者,是否能创造出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否恪守本分尽了社会责任。
26、有些客观规律和现状,不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可以的,往往需要比你想象多得多的能量,这和人总是要死的一样,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27、我的第一份正式的工作也是唯一一份工作是在谷歌。谷歌对我的影响,我觉得是非常大的。
第一:很少有公司向谷歌这样把”do no evil” 这样一种非商业化的价值观,这么强的植入在一个商业的公司里,谷歌的成功一定程度上让我看到,你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或者看起来非商业的东西,其实最终来讲从商业的结果上讲,也是可以很好的,从赚钱,商业成功角度上来说,有很多条路,但通过至少证明有一条路在我看来是更加美好的,它也是可以做的非常好。
第二:我加入谷歌时候,谷歌还没上市,所以你也看到有很多人在一夜之间就暴富了,那这个经历其实近距离的接触和经过观察周围的这些人,对我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你会一下子意识到钱的作用是有两面性的,不光能够让你财富自由,精神自由,然后好像都是正向的,它也有很多负面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一下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另外一部分人可能是因为有了钱,可能让他甚至有10年期间处于迷茫期,在他最好的生命的时间里面,他可能就很荒废。如果他的钱更少一点的话,可能他的人生的总体财富包括幸福指数可能会更高。
这个经历一定程度上,我觉得让我在做商业的时候可能会更加容易平常心一些,因为商业本身很大程度是用财富来衡量的,但是在很早的时候,相对因为谷歌的原因,让我意识到这个衡量标准是几个纬度之一,而且它很有可能,你过度的去强调它的话,对于自己人生,甚至对商业本身都是有伤害的。
28、我希望每天我都能坦然地面对自己,自己觉得心安,自己觉得尽了本分。如果我还能逐步拥有选择性记忆的能力,记住快乐的,忘记焦虑忧伤的那就更好了。
29、时代的洪流浩浩荡荡,方向难以阻挡……在森林里,每一个局部树和树的竞争是激烈的,不同局部的较量是异常丰富、曲折变化的。但如果我们看整个森林,最终所有树的方向又是一致的,那就是向着阳光的方向。向着阳光的力量是异常强大的,他将改造很多事物,或为改造事物开辟道路。
30、佛学、量子力学、数理逻辑的不完备定理好像都在和我们说:世界人生整体是不可知的,至少是不可精确度量的,是测不准的,是不确定的。用有限的规则去描述规范世界是不可能的,事情是不完美、不完备的。此外我隐约觉得看到什么是极大程度上由怎么看决定的,局部也许就描述了整体,虽然整体不可知。
分享 | 黄峥
整编 | 韩哲
出品 | 嘉宾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