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米雯娟的100年 | 婷姐闪聊
嘉宾校友 · 2020-01-16
首席打杂官、不睡觉、独角兽创始人,这是米雯娟身上的几个标签。
从自学大专、本科到就读商学院,从一家小小的英语培训班到一家估值超10亿美金的教育独角兽公司,米雯娟要让全世界的孩子都因为语言而自由行走。而创立VIPKID以来,她几乎每天保持工作16个小时的节奏,圈里的人都知道,小米是个“不睡觉”的CEO。
对梦想的坚持,让米雯娟和VIPKID受到了投资人的肯定。尽管在A轮融资时曾遭遇白眼和冷遇,但此后的融资,VIPKID就像开了挂一样,2000万美元,1亿美元,2亿美元,5亿美元,背靠创新工场、红杉、经纬、腾讯、真格基金等一线投资机构,VIPKID迅速成为K12教育领域的独角兽。最近,VIPKID旗下的在线直播课品牌“大米网校”,再次获得腾讯、红杉资本、黑马纵横的8000万美元A轮投资。
资本追捧下,这家一对一少儿英语在线教育公司却选择了远离喧嚣,把总部搬到了北京的胡同里。之所以没有选择传统的写字楼,而是立足胡同中,米雯娟正是希望“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做教育产品”,把更多时间放在与同事、家长、老师的交流中,去了解小朋友、妈妈们、老师们的体验,解决同事们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技术的升级和更大量级系统的构建上。
“与其仰望星空,不如脚踏实地。”米雯娟说。这是她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当所有人都认为VIPKID是行业老大,是领先者的时候,团队也不可避免要承受业绩增长的巨大压力。但米雯娟并不担心,她认为,教育行业盈利润是一定有的,但融资之后的发展关键“是能否找到一种平衡,在这种对投资人的高预期的压力下,怎样能坚持道路,让企业能够健康的成长。”
无论生活还是创业,米雯娟都是一个渴望突破的人,“如果没有突破,我会无聊死”,她说。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余,她也兴趣广泛,喜欢帆船、足球、跳伞等刺激性运动。她喜欢刺激,也喜欢用这些运动来团结团队。这也是她被投资人看重的一个重要原因。VIPKID的团队凝聚力让嘉宾大学创办人吴婷非常敬佩,米雯娟将此归结于业务的快速突破和公司对拼搏者的回报,做好这两点,团队自然就有了凝聚力。
米雯娟是嘉宾派第一季的学员。三年以来,嘉宾大学陪伴着VIPKID一起成长,也见证了VIPKID和“小米”的一个个里程碑。VIPKID的D轮融资发布会就是我受邀主持的,当时,VIPKID获得了真格基金、经纬创投等机构的2亿美元资金。
在此前的《我有嘉宾》节目中,我与米雯娟进行了一次对谈。在宏恩观的天台上,她穿着标志性的橙色T恤和九分裤,扎着马尾,分享了自己创业的心路历程与远景梦想。现在回过头去看,她的梦想一直没有变,并一直在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前行。
“把全世界当作一个大教室”
婷姐:网上都在说你辍学那段经历,怎么样辍学,然后又去当了英语老师?在那个年代,英语还是挺高知的一件事情。
米雯娟:97年的时候,我从张家口宣化一个很小的地方搬家,到了哈尔滨。初二下半学期搬过去,那时候我数学本身就不好,差了半个学期的课,就跟不上了。到了高二的时候就觉得,反正也读不了耶鲁、哈佛、牛津、剑桥,还不如去做一个喜欢的事情。所以就跟着舅舅去创业了。
我觉得当时的职位应该叫首席打杂官。我体力好,那会儿也胖,160多斤,不管是扛东西、开车还是接送老师,只要能做的事儿就去做。刚开始是助教,后来有一天,舅妈让我来讲课,我没准备好,紧张了一个星期。那段时间的经历给我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
婷姐:英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你的人生,你觉得英语这门语言对于你的用户,这群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米雯娟:我觉得对于今天的中国小朋友来讲,英语意义重大。到2026年,中国GDP可能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一代小朋友身上的责任可能会更多一些。我们的目标是让世界有所不同,这对小朋友的意义非常大。
婷姐:你们也启动了一个新的中文线上教育平台Lingo Bus,计划用三年拿下全球第一,而且在年内达到5万的用户,哪来的决心和信心?
米雯娟:第一是因为现在全球的确还没有人在线上教小朋友学中文,我们这样一种全浸入式的学习方式,中文作为全程的教学语言去教,拓展的空间比较大,让下一代的小朋友们去更好地了解中国。
婷姐:我们站在十年的维度,未来的十年,你希望公司实现什么样的使命,自己完成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米雯娟:如果从结果上来看,我希望能够去启迪和赋能未来每个小朋友的学习,如果有一个特别具象的一个画面,就是把全世界当作一个大教室,让孩子们可以自由地交流学习和成长。当然,我觉得10年可能达不成,这事儿可能要100年。
婷姐:如果没有成为一位英语老师,做语言教育,你最想做什么职业呢?
米雯娟:很有意思。我想我可能会克服一下我从小对学数学的恐惧,努力成为一名数学老师吧。
“仰望星空,不如脚踏实地”
婷姐:你之前说过,传统的英语教育有一些缺陷,都有哪些缺陷呢?转到线上之后这些缺陷解决了吗?
米雯娟:比如说,第一,在中国没有足够多的好外教;第二,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内容都太陈旧了,没有什么兴趣;第三,这种周末一周一次上课的安排,既折磨孩子又折磨家长,而且因为不能高频地去练习,导致孩子们的语感、对内容的掌握变差。这几个重点就变成了VIPKID获得家长和孩子们喜欢的主要原因。
婷姐:英语在线教育的模式是否也存在一些缺陷?
米雯娟:有很多人会担心,我觉得这个担心也非常有道理。说到底,孩子们能不能跟老师有真正的情感交流?线上究竟有没有场景感?这是所谓的传统机构对我们的顾虑。但是,当真正让孩子们跟老师在一起时,就会发现孩子们和老师在一起时可沉浸了,因为小朋友从小就在用iPad、Facetime、QQ等视频,非常习惯这种在线沟通方式。
婷姐:为什么要选择一条自己研发教材的道路?
米雯娟:出于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出发吧。如果我们用一套完全引进的教材,就会有一个难度的问题,因为对中国小朋友的难度就会太高了,那我们就要去减缓这个难度。但同时,小朋友们的认知能力又很强,语言能力上有一个需要补充的地方时,我们就要思考怎样让内容本身变得没那么无聊。
婷姐:你们的教纲、教材准备在什么时候取得一个阶段性成果?或者说在行业树立一个地位?
米雯娟:我们今天其实已经是全球唯一一个针对非母语的小朋友做线上学习的、最成功的教学体系了,也得到了老师们的广泛认可。老师背身就是最好的验证,因为他们自己用各个出版社的教材,他们会知道哪个是最适合孩子的。家长们也能明显感到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孩子一般都是班里前几名。而孩子们对学习英语更有自信了,出国能够帮家长点菜、指路、做计划,同时也带动了其它学科的学习信心。这都是最好的效果验证。
婷姐:老师、教材、技术,还有销售、渠道等,在获客的过程中,哪个成本最高、占用资金最多?
米雯娟:我们在整个获客的方式上,其实是基于用户的口碑和介绍,所以我们的获客成本可能是别人的几分之一。我们在技术上的投入的确是非常大,因为今天我们要投入的不仅是二十几万学生的量级,而是投入未来几百万、千万学生的量级,那时我们是不是能够走在行业的更前沿,在学习科学这件事情上实现更大的变革。
婷姐:未来会再回到线下吗?
米雯娟: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我觉得就交给未来。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叫“与其仰望星空不如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不如把目光专注在我们小朋友每一节课的体验上,我们也在帮助乡村的孩子去学习,让老师在线上通过大屏幕或者投影仪来帮助他们学习。在线上,还有好事情需要去做。
“让拼搏者得到很好的回报”
婷姐:我特别佩服你的带队能力。让大家这么有凝聚力,怎么做到的?有什么小秘诀?
米雯娟:我觉得我们的整个团队是最棒的,所有的时间都放在怎么做好这个产品上。我的联合创始人月佳和陈媛的带队能力非常强,秘诀之一就是你的Cofunder一定要非常强。这样整个团队就能凝聚在一起。我觉得整个管理层、整个公司都要让员工有好的成长,让拼搏者得到很好的回报,这样大家才能有主人翁精神。
婷姐:华为是以奋斗者为本,VIPKID是以拼搏者为本。你平时会花多长时间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的激励和他们的交流上?
米雯娟:挺多时间的。一个优秀人才的寻找,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都在寻找人才。比这个还多的时间就花在跟我们的同事,包括家长、老师去交流,这样就能知道这一届小朋友们的反馈怎么样,妈妈们怎么想,同事们在工作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和挑战,老师们在教课的时候怎么想,这种交流我觉得特别宝贵。
婷姐:你们都有什么好办法去找这些老师?
米雯娟:最重要的其实是口碑。老师们觉得好,就会到处去推广,告诉他的朋友们。所以我们每个月其实会有差不多10万老师来申请工作,但我们只会录其中的几千人,挑选标准比哈佛还严格。
婷姐:现在行业竞争可能越来越激烈了,会有竞争对手瞄准你们选中的老师,导致老师价格上升、成本上升的情况吗?
“教育的利润不能急”
米雯娟:做教育这件事情,利润一定会有的。但我觉得这个事情不能急,因为正是在互联网教育的这个过程中,才有机会对行业做一个很大的提升和改变,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东西。今天VIPKID在行业里处于非常独特的位置,我们把全世界最好的老师和最喜欢学习的孩子们放到同一个平台上去学习,我们有大量的数据,可以去做未来个性化学习的探索,极大地降低学习的成本,让更多的小朋友可以负担得起学习这样一件事情。
我们去做每一次融资的动作,其实都是为了我们有更好的实力,去投入到这些研发,投入到创造更好的内容,去找更多优秀的老师。这件事情上,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未来的那个大目标,盈利和上市只是结果,但最重要的是在中间的这个过程,我们去帮助好每个小朋友和老师。
婷姐:拿了那么多的融资,钱要怎么花?能具体说说吗?
米雯娟:没问题。最重要的是,第一,我们要扩展在全球的影响力,让我们在美国老师的心目中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第二,我们要扩大内容团队,让全世界的教育专家都愿意跟我们在一起,去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内容。最后,就是在技术层面,我们成立了北美研究院,还正在组建大数据和AI的团队。有了这么多的数据量和体量之后,就要用技术的方式,去让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截至2017年)